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
三问三解之米勒、奥托和阿特金森

来源:乐鱼体育官方网站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2-27 06:20:21

  参考发动机的性能,除了功率、扭矩这些外特性外,部分车型还能找到万有特性图来进一步获取发动机的工作特性。然而,在一些车辆解析文章里,我们偶尔还能看到如米勒循环、阿特金森循环这样的词语。什么是发动机循环?有哪些发动机循环?循环方式又有何区别?

  发动机的工作循环,是周期性地将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,具体指发动机从进气、压缩、膨胀、排气等多个有序重复过程。在这些过程中,工质(燃料、空气等)的温度、压力、成分和流动状态等时刻发生着很复杂的变化,根据不同内燃机工作过程的特点,将实际循环过程简化,建立内燃机的理论循环,并与实际循环过程作比较,可以分析研究内燃机循环效率和平均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,发动机循环可大致分为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。

  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分类多种多种,有理论循环、实际循环、按冲程、按循环方式等等。理论循环有三种,分别是等容加热循环、等压加热循环、混合加热循环。

  等容加热循环加热过程在等容条件下快速完成,热效率仅与压缩比有关;等压加热循环加热过程在等压条件下完成,负荷的增加使循环热效率下降;混合加热循环加热过程在等容和等压条件下完成,热效率介于上述两者之间。

  当然理论只存在于公式之中,和理论循环相比,发动机的实际循环在压缩、燃烧、膨胀和进排气过程存在着许多不可逆损失,如泵气、摩擦、热传递等,因此实际应用中不可能达到理论循环的热效率和循环平均压力。分析理论循环,有助于提高发动机的效率,如提高压缩比、增加膨胀比、增加等熵指数k等。

  以四冲程汽油机为例,循环由吸气—压缩—膨胀做功—排气这四个冲程构成。发动机曲轴每旋转两周,经历进气、压缩、做功、排气四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。

  冲程一:吸气——进气门打开,排气门关闭,活塞向下运动,空气进入气缸与汽油燃料混合。

  冲程二:压缩——进/排气门全部关闭,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混合气体,直到压缩冲程顶点。

  冲程三:膨胀做功——当活塞到达压缩冲程顶点时,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,产生高能量推动活塞向下运动,完成做功。

  两冲程循环同样由吸气—压缩—膨胀做功—排气组成,不同点在于,两冲程发动机曲轴转动一周,经历两个冲程就可以完成一个工作循环。和四冲程发动机相比,两冲程发动机的结构差异大多数表现在配气机构上,两冲程发动机的进排气口均位于气缸壁上,且开闭由活塞的位置决定,没有独立的配气机构。以两冲程汽油机为例。

  冲程一:此时汽缸内已经充满了混合气体,活塞在曲轴带动下从下止点向上运动,将汽缸内的混合器压缩升温,活塞上行抵达上止点时,火花塞点燃。这一步的同时,活塞下方的曲轴箱也将混合气体吸入。

  冲程二:火花塞点火后,燃烧产生的压力推动活塞往下运动,活塞下行时排气口先打开,排出废气,随后打开进气口,新的混合气从曲轴箱内进入气缸,此时汽缸内再次充满混合气体准备新的循环周期。

  在相同的发动机转速和气缸容积下,二冲程发动机产生的功率是四冲程发动机的两倍,同时没有阀门的凸轮、曲轴、摇臂等装置的损耗,二冲程发动机的机械效率更加高。然而,二冲程发动机燃料消耗率也远高于四冲程发动机,注入燃料时排气口仍然开启排气,相当一部分未燃烧的燃料被浪费掉,此外还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。

  同时,实际压缩要等到当活塞向上运动至进气口、排气口完全关闭后,因此在相同的尺寸下,二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压缩比和热效率要低于四冲程发动机,对润滑油的消耗也更大,部件也更加容易发生磨损。目前国内的乘用车基本都是四冲程发动机。

  按工作原理分类可大致分为米勒循环、奥托循环、阿特金森循环等,也是常见的话术。这些循环又是怎么回事呢?

  奥托循环就是标准的四冲程循环,也是等容加热循环。整个循环过程和上面讲的四冲程循环发动机一样,包括进气冲程活塞下行吸入空气和燃料混合气—压缩冲程活塞上行压缩混合气—做功冲程火花塞点燃混合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—排气冲程活塞上行将废气排出气缸。

  卡诺循环只存在两个热源(高温热源温度T1、低温热源温度T2),工作物质只能与两个热源交换热量,所以可逆的卡诺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,即等温吸热,绝热膨胀,等温放热,绝热压缩。换而言之,假设采用理想气体为工作物质,从始态出发,经历四个过程,回到始态。因此,卡诺循环是理想化的奥托循环,只存在于理论之中。但这个理论为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奠定了基础,指出了提高热机效率的方向(提高T1,降低T2,减少散热、漏气、摩擦等不可逆损耗,使循环尽量接近卡诺循环)。

  阿特金森循环是一种改良后的奥托循环,目的是提高发动机的燃油效率。阿特金森循环基于奥托循环,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使发动机的膨胀比>压缩比,进而提升了发动机的燃油效率。结构上,早期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采用一套复杂的连杆结构,使活塞的压缩行程小于膨胀行程,通过更长的膨胀行程,进一步利用燃烧后的废气能量,所以燃油效率也比奥托循环更高一些。

  到了现代,复杂的连杆结构已经被可变气门所取代,通过LIVC(late intake valve closed延迟关闭进气门),让部分新鲜空气回流至进气歧管,也实现了膨胀比>压缩比的目的。

  米勒循环同样基于奥托循环,也是通过使发动机的膨胀比压缩比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。和奥托循环相比,不同之处在于压缩冲程这一步,通过EIVC(early intake vavle closed进气门早关),降低了压缩比,来提升发动机的燃油效率。

  阿特金森循环和米勒循环通过不同的方式,使发动机的膨胀比压缩比,进而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,并间接减少了爆震对发动机的影响,降低了发动机的排温,还顺手减小了发动机的NOX排放,一举多得。此外,发动机的循环还有柴油循环(狄塞尔循环Diesel cycle)、布雷顿循环等等。

  题外话,早期的一些阿特金森循环都不带涡轮增压器,原因之一就是阿特金森循环的进气时会回涌一部分空气到进气歧管,这和涡轮增压器产生了明显的冲突。后来通过电控气门技术,发动机可以随意切换循环模式,因此也就不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了。

  阿特金森循环和米勒循环都是基于奥托循环而来,原理也都是通过膨胀比>压缩比实现,加之现代发动机有更灵活的气门开闭技术,本质上这两类循环的发动机已无区别,根据工况需要,可以灵活地在不同循环方式上切换。(朋月)

  本网注明“来源:中国质量新闻网”的全部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质量新闻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若需转载本网稿件,请致电。

  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中国质量新闻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别的媒体,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文章的主要内容仅供参考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别的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直接点击《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》表格填写修改内容(所有选项均为必填),然后发邮件至.cn,以便本网尽快处理。

  网站备案号:京ICP备09084810号-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:(京)字第09421号

  法律顾问: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 联系人:王娜娜,联系方式: 技术上的支持:孙晓红 万春雷


上一篇:四缸机的终极进化!首搭VTG五代EA888迎来功能革新

下一篇:【四川莱奥天窗】实测!这款通风器让厂房通风功率进步 80%!